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历史 > 火热的年代 > 第1207章

2月份青岛海边还是相当冷的,海风这么呼呼刮过来,甚至让李子初觉得这比长春还要冷了,当然他知道这不过是一种错觉,如果没有这不断刮来的海风,长春终究还是要比青岛冷的。

不过看着海西湾内那些钢铁和水泥构筑而成的造物,李子初的心理却又感到火热无比了。他面前的是青岛造船厂新落成的5万吨级别的造船坞,这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个造船坞了。

和这个钢筋混凝土巨物相比,隔壁那个德国人留下的1.6万吨浮船坞又好像是一个小弟弟了。1898年,德国从满清手中取得胶州湾的租借权后就在青岛海湾建立了修船所,和德国人试图把青岛建成德国在远东的一个前进基地一样,德国对于青岛修船所很快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

从1901年到1907年,完成了造船厂的主要设施,光是那座1.6万吨浮船坞造价就达到了5000万德国马克,还建立了远东最大的150吨大型起重机,可以说在欧洲大战前青岛造船厂是远东最现代化的造船厂之一了。

1914年时,青岛造船厂有13个工场,50名德国职员,1500多名华工,繁忙时工人总数达到了2000多名。造船厂还附设华人职业训练班,以培训熟练工人。

不过和现在的青岛造船厂相比,战前的青岛造船厂就没那么惊艳了。在德国人的配合下,革命委员会不仅完整的接收了青岛的各项市政设施,也接收了包括造船厂在内的德国政府财产。

革命委员会在接手青岛之后保留了所有的德国技术人员,并开始了按照中国的需要来改建这座港口城市。德国人把青岛当成了远东的前进基地,因此对于青岛的建设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其次则以开发山东的资源为主。

简单的说,德国一开始是想要把青岛建立成要塞港口,防备中国进攻这座港口城市,其次再以青岛为基地深入中国内地,谋求开采山东及河北的资源,然后通过铁路和港口运回到国内去。

但是青岛在革命委员会手中时就不是这样的用途了,青岛是山东工业化后对外最好的商业港口,虽然需要保卫这座港口城市,但主要是防备外部敌人从青岛登陆而已。而拥有整个山东腹地作为后备的青岛,并不需要那样严密的要塞化,特别是随着山东的工业建设初步成型,利用铁路机动大炮,飞机、坦克作为策应,也许拥有强大海上舰队的国家能够摧毁这座城市,但也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到了这个时候,青岛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和商业港口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军事要塞的需求。而战争对于航运业的需要,使得青岛造船厂在战争爆发后一直扩大着自己的规模。哪怕到了战争结束时也没有停止下来。到了1921年时,青岛造船厂的占地面积已经成为了战前的四倍,而工人的总数也达到了近万人,这还没有包括为造船厂提供附属设备的各种新建工厂的工人。

当这座5万吨级别的造船坞落成之后,青岛造船厂不仅已经成为北方第一大造船厂,也超过了能造万吨轮的江南造船厂。作为中国远洋航运公司总经理的李子初,是最乐于见到中国造船能力的提升的,虽然他出身于山东豪富之家,但是在和革命委员会合作多年之后,他已经完全不能忍受那种小打小闹的商业模式了。

在1911年他想要在龙口建航运公司时,不过就想购买两条千吨级别的客船和货船就觉得很不错了。但是和革命委员会联合成立远洋航运公司后,1912年公司刚成立就拥有了各类船只近10万吨,1914年上半年公司船只吨位突破了20万吨,到年底则达到了70万吨,其中向德国租借了23万吨船只,当年营业额超过了2000万美元。

到1918年战争结束时,中国远国洋航运公司的船只吨位达到了240.4万吨,其中有69万吨船只是租借的德国船,但实际上中国远洋航运公司并没有支付多少租金给德国船主,因为只有挂在中国远洋航运公司的名下,这些德国船只才不会被协约国没收,光是这些租借的德国船就为中国远洋航运公司赢得了大量的利益。

1918年中国远洋航运公司的营业收入约为4.8亿美元,盈利超过3.5亿美元。革命委员会在战前和摩根公司、洛克菲勒家族签订的对赌协议是:1916-1918年内,中国远洋航运公司每年盈利超过3000万美元,革命委员会赢得了协议。

这场豪赌不仅让革命委员会在航运公司股权中赢得了对美国资本的优势,也让中国远洋航运公司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在战前中国的商船队规模还比不上西班牙王国,到了1920年中国的商船队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商船队,为305万吨。

当然,在扣除了德国租借的船只吨位后,中国就跌落到了日本和法国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五大商船队。当然这对于德国来说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租借给中国的商船让德国航运业保存了更多的元气,至少他们现在还能保有战前五分之一的商船吨位。

不过对于李子初来说,经历过了战争时期的高度景气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